李燕教授论教育科研方法中的科学与人文精神

发布者:发布时间:2012-05-18浏览次数:2641

科学与人文之精神,教育与科研之方法
——李燕教授论教育科研方法中的科学与人文精神
5月16日晚,j9九游会官方网站学前教育系李燕教授,在东部文苑楼二楼报告厅为j9九游会官方网站全体研究生做了题为“科学精神和人文精神”的专题讲座。j9九游会官方网站陈永明院长出席并主持本次讲座,此讲座属于校内涵建设项目之方法论精品课程建设子项目。
首先,李燕教授以教育科研中的两大基本范式——“科学主义”和“人文主义”开篇,以“两种教育研究范式的对话”为整场讲座起引。在这一部分中,李燕教授为大家分析了“定量研究”和“质的研究”这两大研究范式。李燕教授提到在北大的一次学术研讨会,会上从事“定量研究”的研究着认为在社会世界中存在一些客观规律,而这些客观规律是可以通过各事物或因素之间的关系加以探究。而这一关系可以通过数量的形式表征。因此,这些学者主张用“定量”的研究方式研究教育问题,从而得到更为科学理性符合逻辑的研究结果。而另外一些学者则更倾向于采用“质的研究”作为研究手段。他们更多认为,在人文社会科学中不存在独立于人之外的现实存在,在教育这一人文社科类研究领域中,更多应关注人际沟通,互动和影响。他们主张研究应深入真实情境,面对三种事实:自然事实、社会事实、心灵事实。接着,李燕教授谈到上世纪90年代时期的人文社会科学、教育学的研究范式之争。对教育学应该科学化还是归入人文科学做了讨论。李燕教授结合历史上对研究范式的争议,从科学主义研究者的定量研究和质性研究者对“唯科学主义”的担忧出发,做了具体的分析。在分析中,李燕教授提到了人文范式对科学主义的批判的两个方面,即科学主义倾向和对“唯科学主义”的担忧。在科学范式的研究者对于教育研究的看法中,从研究方法的价值更甚于研究所得的具体特定的结论,及对自己研究范式的规范性和说服力的信守两个方面做了展开。
伴随对两派的争论的分析,李燕教授随后提出两种范式的沟通与融合的构想,提出“定性研究与定量研究的结合”、“规范研究与实证研究的结合”、“科学范式与人文范式的结合”,并从融合的可行性及方式上作了具体分析。
在随后的部分,李燕教授谈及科学方法在教育研究中的应用,并从“科学”一词的“词义”为始分析了科学方法在应用中是否适用,及其局限性。与此同时,她还为大家梳理了科学主义研究的“实验”的方法在研究过程中的发展,即从“自然科学”中的广泛使用,到心理学、教育学等“人文社会科学”的使用。接着,李燕教授紧扣方法论专题,分析教育研究中的实证研究方法:实验、调查、测验和数理分析等。并着重以观察法和实验法为例,做了具体阐述。在谈及观察法时,李燕教授用视频的方式为大家直观解释“摄像行为编码”、“ERP脑电图”在研究中的使用。接着又通过“儿童体重的自我察觉”和“身体大小的自我察觉”两段儿童实验研究视频,为大家分析解释了教育研究中的“实验法”。在这一部分的最后,李燕教授做了归纳总结,提出了对于实证研究在教育研究中应用是所需注意的问题:(1)实证研究适用于宏观研究,即发现趋势;(2)适合于对社会现象进行数量化的因果分析和相关分析,发现形成趋势的因果规律;(3)能对理论进行“证实”或“证伪”,以对理论做出修改和完善;(4)研究结果可以做概念上的推断演绎;(5)实证研究具有一定的客观性。
最后,李燕教授从教育对象的复杂性、教育活动的动态特征、教育的目的和理念等分析了实证研究在教育研究中的局限性。同时结合分析广义和狭义的科学精神,提出“科学求真,人文求善”的两者融合与合作基本论调,并以“科学范式的教育研究者与人文范式的教育研究者携手合作,培植科学精神,造就学术共同体,是为教育研究之必需”为整张报告做了总结与提升。
李燕教授的讲座命题具有方法论层面的根本性意义。讲座中语言平实,语调谦和平易,同时利用视频等直观多样的演讲方式便于大家的理解。讲座内容丰富,层次清晰,针对性强,给予在座师生很大的收获。(苗勇胜许苏)